第(2/3)页 这件事就交给我们钢七连,这是我们擅长的工作。 只要在蓝军前沿阵地撕开一道口子,我们钢七连就能够顺着口子渗透进去,进入敌后方寻找指挥部。 蓝军能够来找我们的指挥部,我们同样也能去找对面的。 在双方互相寻找指挥部期间,我军继续利用自身优势抢夺蓝军阵地。 蓝军必然也会利用他们的优势,想方设法尽可能消灭打击我方人员,我方务必做好防御工作。 这是双方必然会同时进行的,也是获胜的关键点之一。。 再转到我一开始所说的,我们的指挥部按我说的进行伪装,不说绝对安全,起码能拖延时间。 让我们钢七连有更多的时间,先蓝军一步干掉他们的指挥部。 这样一来,我们先达成任务点,胜利自然就属于我们。” “呱唧呱唧……” 陈军的话音刚落,掌声便响了起来。 “好,说的好。” 王团长听完陈军的完整作战方案,不仅被惊艳,更是被彻底征服,率先第一个边鼓掌边叫好。 对比起自己制定的作战方案,陈军的明显要强上好几个档次。 王团长不服都不行。 在坐其他人都不是刚出笼的菜鸟,谁的做上方案好,谁的作战方案有问题,他们一听心里便知。 陈军通过自己的逻辑推理,将蓝军完全给算死了。 先不说别的。 就凭这一手推理能力,就胜过在场众人。 没有人不服。 哪怕是一直都不服气的一营长,此刻也已经被陈军说得心服口服,自觉的跟着团长鼓起了掌。 “自古英雄出少年,陈副连长,你的每一次出手,总是让我那么惊艳啊。” 参谋长边鼓掌边夸赞陈军,随后更是虚心请教道:“你刚才说,蓝军会走消灭我方有生力量这条路,那你觉得,他们会怎么样来进攻我们?” 陈军自然是非常的清楚,蓝军规模确实是一个团。 可是单说战士人数,都不到一个营。 因为蓝军就没有常规陆军部队,他玩的就是一出剑走偏锋,而且是一条偏到极致的路线。 就是一个老A中队,加一个配电子侦察分队的陆航大队。 老A一个中队相当于一个连,哪怕把中队部和后勤保障全算在内,也不会超过一百个战士。 陆航大队虽然有十来架直升机,但飞行员加地面勤务和信息保障人员,还有一个九人的空中指挥部。 满打满算也就一两百号人! 对比702团将近两千号人的队伍,这点人连零头都比不上,蓝军用传统打法连红军的牙缝都塞不满。 因此在《士兵突击》原剧情中,老A走的一直都是各种“诡计”。 也就是团长说的“十分缺德”! 从来就不跟对手打正面对抗,都是借助山地树林的天然掩护,外加各种奇葩战术消灭红军。 和之前钢七连以合同战术,连续展开的两场对抗演习如出一辙。 就比如原剧情中史今阵亡的原因,就是因为钢七连以为逮到了蓝军,看到蓝军逃跑兴奋的全追了上去。 结果没想到是蓝军的诱敌深入,钢七连一头跳进了红军的埋伏圈。 一百来号人转眼就死了几十号。 要不是钢七连的单兵素质强,一个个在晚上也跑得飞起,及时的退了出来,恐怕全都得栽在里面。 相比全团整体被打成1:25,钢七连最终战损比为1:9。 就是因为跑得快,否则一样很难看。 老A区区一个百把人的中队,就敢和一千好几百人的702团掰腕子,这个战损比就是自信的缘由。 1:25的巨大悬殊战损比。 换算下来等于一个老A中队,能够换掉一个半的常规步兵团。 即便排除直升机大队的击杀,老A一个中队也能换掉起码一千人,足以轻松瘫痪一个标准的步兵团。 这就是老A的底气!! 陈军对蓝军的信息了如指掌,可他没法在会议上全部说出来,因为他没法解释信息情报的来源。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曲线救国,用其他方式将这些情报转为战斗力。 当参谋长主动询问蓝军进攻方法,陈军顺势就接着逻辑推理为借口,说出自己推理出的可能性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