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要想打赢一场战争,投入的高科技必然会更多,而高科技的装备越多,对人的数量要求就会越少,对质量会不断提高,这是必然的逻辑。 所以,为了适应未来战争,我们的训练模式要改变,士兵的素质也得跟着变,整体文化水平提高是最基础的要求。” 高科技装备需要更多技术,大字不识两个的兵,注定了会在未来被淘汰掉。 “我现在算是懂了,难怪你当初提交的合成营组建报告上,强烈的要求必须是全士官营,原来你早就做好了准备,如此远见着实让我惊讶呀。” 高军长的眼中首次出现惊叹,证明他已经被陈军的才华所吸引。 “全士官营并不是硬性要求,未来全面推广也不可能实现,所以在接下来,还得对相关方面进行优化,研发更合理的训练,让合同战术体系能更具适应性。”陈军同样指出了关键点。 “说到训练,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。” 高首长不知不觉之间,已然变成了一个求知的学生,不断的试图从陈军身上,解答他所有心中疑惑。 接着又说道:“合成部队拥有更多的兵种和部队,其作战模式对后勤的要求,肯定比传统部队更高。 油料和弹药的供应、各兵种装备武器维修的需求量都会大幅增加,这对我们现有的后勤体系是个大挑战,你有没有在这方面进行过考量。” “后勤保障确实是个大挑战,不过解决起来并不难。” 陈军略微等了几秒钟,整理了一下思绪后说道:“后勤问题可以通过优化补给链和引入新技术来解决。 比如,我们可以借鉴外军的经验,建立模块化的后勤保障体系,融入到指挥作战体系中,形成一个整体,就能够大幅度提高补给效率。” “听起来很有前景,但我觉得还有一个关键问题,如今我们的经济和技术水平还比较有限,大规模推广合成部队的战术打法,会不会有些超前?”高首长问道。 “超前是肯定的,大规模推广,确实还很难,合成部队造价太高,以我们国家现在的经济,根本就撑不住。” 陈军也不怕说出来被骂,将实际情况如实说了出来。 后世我国进行全军师改旅,时间还是二零一六年,对比一九九八年信息化改革,中间整整过了十八年。 之所以拖那么长时间才全面推广,其实就是在等国内的经济起来。 一个重装合成旅的造价按百亿算,真要是千禧年进行全军推广,绝对会把整个国家都给拖垮。 拖到十八年后才进行推广,才是最完美的时间点。 “你的话虽然说得不好听,但是说到了点上,战争就是一个烧钱的游戏,军队发展更是不存在上限,没有经济的支持,一切都是空谈。” 陈军年纪轻轻有如此眼界,让高首长不禁对他高看一眼。 “主观上确实是如此,但话说回来,我觉得也不能因为条件有限,就放弃对合成部队的探索。” 陈军话锋一转,接着又说道:“合成部队的战术打法,不仅是军事技术的进步,更是战争形态的变革。 如果我们现在不开始研究,等到未来战争形态彻底改变时,可能就来不及了。” 陈军最后的总结一针见血! “你说得对。” 高首长同意陈军的观点,同时也以他的角度总结道:“不过,我觉得在推广合成部队的同时,也得考虑我们的实际情况。比如,可以先在部分精锐部队试点,积累经验,再逐步推广。” “我们团现在就是这么做的,我们也有信心给全军打出个优秀样板,做开路先锋闯出一个新时代。” 陈军说到这里非常的自豪,他也有足够的资格自豪。 “哈哈,你小子倒是不谦虚啊,和高城还真是臭味相投。” 高首长被陈俊的话逗笑了,话虽然听起来好像是在骂人,可从他的眼神中能看出满满的都是欣慰。 为军队中有陈军这种优秀干部,并且是出现在他的第八十四集团军而欣慰。 “老高,准备吃饭了,把两个小伙子都带过来吧。” 就在这时,高母端着菜走了出来,招呼高首长过去。 “好,那就准备吃饭吧。” 高首长应和一声,对此次和陈军聊天非常满意,最后总结:“总之,合成部队的战术打法,不仅是部队发展的方向,更是时代的要求。 我们得抓住这个机会,抓住改革的时机,为未来的战争做好准备。 陈军啊,希望你的研究能为部队的发展提供更多思路。毕竟,合成部队这方面,你才是走在最前面的。” “感谢首长的信任,我一定会为部队的发展竭尽所能。” 陈军起身腰板挺的笔直,声音洪亮中带着绝对自信。 高首长笑了。 笑得非常开心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