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5章 俺也是有文化的人-《隋末我为王之白甲起辽东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是啊,我们想看看贺若将军的箭术是不是和贺若将军的嘴皮子一样利索。”

    另一名副将乙支壮随声附和。

    乙支文德没有说话,明显对自己副将的提议很感兴趣。

    贺若怀心笑道:“哎呀,小事一桩,想必乙支将军是调查过我的,在下从八岁就开始在白狼堡服刑了,这十多年在白狼堡也要学点东西,不然岂不是对不起边地之民的名号。”

    说罢,便转身来到校场边上武器架上,拿起一张弓,拉着试了一下,看见弓木上有大业三年监造的字样,虽然字迹早已经模糊起来,但是贺若怀心还是一下子就能猜到这些弓箭是缴获自隋军的,不由得皱了皱眉,沉声道:“我大隋之弓有四种形制,一曰长弓,以桑柘木制之,为步兵制式武器;二曰角弓,以筋角制之,为骑兵制式武器;三曰稍弓,短弓也,乃近战之利器。四曰格弓,为彩饰之弓,乃各种仪式所用也。看将军这些弓的模样,当是我隋军之制吧。”

    乙支文德微微一愣,他倒没想到贺若怀心居然对弓箭研究颇深。

    贺若怀心在后世就是用弓高手,来到这个时代之后,对弓箭更是执着的要命。他知道,作为冷兵器时代的远程武器,弓弩的装备以及改进,对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提升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。可以这么说,从军队武器装备的角度讲,如果用披甲率来作为一支军队战斗力下限的话,那弓弩等远程武器的数量和质量则决定这支军队战斗力的上线。

    每一个强盛的中原王朝,尤其是骑兵不占优势的情况下,在与北方强大骑兵的对决里,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役,往往少不了弓弩这种远程武器的臂助。想当年汉将李陵以五千步卒,让匈奴三万骁骑折损大半,靠的便是弓弩远程武器的杀伤力。若不是战到最后弓矢将近,李陵恐怕能安全退回长城也说不定。

    这才是恐怖的战斗力。

    所以贺若怀心特别重视弓箭的装备。

    甚至在候城专门成立了一个名为兵器院的机构,招揽民间的铁匠,木匠和石匠,专司武器的研究与开发,改进等事。虽然只是刚起步,但是他相信只要长时间坚持下去,总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