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3章 我还小,九十五-《路痴导游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估摸一下,是四代同堂。

    何欢扶着老爷爷,老爷爷带着他们走进院里。

    游客们乖乖地跟在后面,被一家人让进院里。

    院中一棵粗大的银杏树。

    “哇!”游客们不用主人请了,都跑过去,最美的景果然在人家院子里。

    一棵银杏树枝繁叶茂把整个院子都罩住了,院子里铺着厚厚的落叶。

    “爷爷,你们家银杏多少年了?”

    “六百年了,我们村里的银杏都是明朝洪武年种的。”

    游客们看看小白龙,又回到洪武了。

    何欢笑道:“洪武年间,真是发生了很多大事啊!”

    “对!”老爷爷点点头,“我们祖上是洪武年从南京迁过来的。”

    大家笑起来,云州全是南京人!

    “我家姓张,祖上是军官。一家老小迁过来,好多后人都走出去了,我们还留在村里。”老爷爷拉着他们在院里的桌边坐下,伸出手,“哎!家谱呢?”

    一个大叔笑道:“我去给您拿,爷爷!”就赶忙进去拿家谱。

    老爷爷又说:“开始种了是遮荫。后来发现银杏果还可以吃,还有大夫收去做中药,每家每户都种起来。这银杏又叫公孙树,意思是公公种树,孙子才能吃到果。”

    小女孩依偎在公公怀里,害羞又娇气地看着他们,好似在炫耀自己的公公。

    言情

    “爷爷,家谱拿来了。”大叔把家谱递给老爷爷,还拿来了放大镜。

    老爷爷拿起放大镜,翻给他们看,“你们看嘛,我祖上是千户所正千户。”老爷爷伸出一只手,骄傲地说:“正五品!”

    大家都笑了。

    “管一千户人呢!”老爷爷一边翻一边讲他们家的历史。

    何欢微笑着听。

    游客们也满脸笑容看着老爷爷。

    现在年轻人都不爱讲老黄历了,但老人还是很喜欢讲祖上的事。

    这一家四世同堂,老公公语言不是很清晰,毕竟是方言,思路却很清晰。

    游客听不懂的,孙子就在旁边给他们翻译。

    中午见证了千年的缘分,在这里又见证了老百姓的历史。

    直到菜端上来,在银杏树下几张桌上放满,老爷爷才意犹未尽地停止讲他家的历史。

    都是家常菜,没有饭店那么精致,但是带着大铁锅和柴禾烧出来的锅气和烟火味,特别好吃。

    尤其是柴火慢炖出来的土鸡,鲜香扑鼻,入口香透肺叶!大家都喝了好几碗鸡汤。

    吃完饭,何欢又继续坐在六百年的银杏树下,听老爷爷讲那过去的事情。

    直到院子一片昏暗,银杏繁密的枝叶间冒出满天繁星。

    一群人才起身,一家四代,老公公抓着何欢的手,送出村口。到大路上,才放手,跟他们摆摆手,望着他们离去。

    大家望着窗外的老爷爷,不舍道:“明年我还要来。”

    “还要来蹭饭吗?”何欢问。

    游客们笑起来,“来看这个老爷爷啊!”

    何欢也笑道:“老人家喜欢讲过去的事,但是年轻人很少有耐心听了。但我很喜欢。”

    大家笑道:“看出来了,老爷爷也舍不得你,巴不得你在他家住下来!”

    丽江古城的老婆婆,界头村的老公公,何欢想着,自己来一次总要来看一次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