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八十二章(修) 三年(十)-《免疫人生》
第(2/3)页
“……五六两个月,龙达公司共生产人造金刚石三千六百五十克拉,其中宝石级别产品九百八十五克拉,占百分之二十七。六月份西蒙博士来后,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,七月份宝石级别产品占比提高到了百分之三十四,其中十克拉以上的有七十一颗,总重超过五百克拉……
五六七三个月,出口明珠市恺达公司金刚石三千六百克拉,创汇六百二十万米元……
增值税出口退税七百六十六万人民币……
五六七三个月,员工工资、福利……
五六七三个月共计给‘华越基金’捐款三百万人民币……
公司新车间、员工宿舍等基建共计……
设备改造共计……”
“华越基金”是一九九二年由励肃集团总裁苏博林设立的。那一年李恺参加的高考,并以全国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了京都大学。
乐佳集团(当时还是乐家家超市集团)、励肃集团、盛华集团、安城重工(当时还是安城机械厂)以及伴山屯等多家单位提供了总数为五百一十七万五千元的“奖励赞助”,李恺将这笔奖金捐赠给了“华越基金”,“华越基金”用这笔钱在安城建立了第一所“华越学校”[252章、行前(上)]。
华越学校针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,实行“小初高”一贯制,从小学到高中,吃穿住学全额免费。
之后“华越基金”一路向西南“扩张”,在冀州、豫州、晋州、秦州等省先后建立十七所“华越学校”,今年初开始了对云州省和川州省的考察,明年起将在这两省建立“华越学校”。
在李恺的建议下,因为华夏西南地区相对贫困,所以华越基金计划在这些地区建立的学校数量,要比其他的省份多出不少,差不多达到每个地级市都有一所“华越学校”。
其他省份已经落成并投入使用的华越学校,全部是由乐佳集团下属建筑公司建造完成,从选址到材料采购以及设计、建造,完全自主,绝不允许其他单位“涉足”,包括政府部门。
按照李恺的要求,学校的建造过程必须严格监管,校园内所有建筑物要能够抵抗八级地震,云、川地区更是要求抗震九级。所以,建造成本比正常情况要高出一倍,甚至更多。
不过“华越基金”不差钱,即使该基金不接受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的捐赠,仅励肃集团每年向“华越基金”的捐助就高达上亿元,足够基金正常运转。
毕竟这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,全国90%的城市社平工资只有几百元的年代;年轻人不买房不买车不啃老,彩礼上万则会惊世骇俗的年代;老百姓的生活,幸福指数爆棚的年代;钱还算“钱”的年代。
不过,粤州龙达公司(法人刘铁)和明珠恺达公司(法人尤蛟)自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开始盈利起,便持续向“华越基金”捐款,每家公司每月捐款一百万人民币。
这两家企业,实际是李恺的公司,苏博林是知道的,自己人的钱,他自然不会排斥。
明年(1998年)华越学校将会出现第一批高考生。华越学校建立之初(1992年),招收的是小学六个年级以及初中一年级的学生。之后每年只会招收小学一年级学生,其他年级逐年升级,等今年九月招生工作完成后,即可实现小初高在校学生的全年级覆盖。
其他后建分校,与安城总校的年级覆盖程度保持同步。这样,从九月份开始,华越所有的学校,即可同步实现小初高十二个年级全面开学。
华越学校还设立了助学贷款,只要是从华越学校毕业考入高校的,可享受五年期的无息贷款,贷款额度足够学生安枕无忧的读完大学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