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第三十二章 朝堂上发难-《素手权臣遮天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沈苏杭果然不似他那位听过千言万语也绝不动声色的父亲,给人以“任尔东西南北风”的压迫感,他的反应很像个正常人。

    他那张有着风流气度的脸上先是略微诧异了一瞬,似乎是没想到周参将此时会对他一个不做声的人发难,而后略微思考了一下方才开口。在这表情变化的全过程中,周参将很是耐心地仔细消费他的困窘。

    “微臣以为,周参将教训的是。”此言一出,慕初然及众臣都有些出乎意料,沈苏杭什么时候转了性子,变得姿态如此低眉做小?

    “罢了罢了,南嘉知道沈大人的寺卿之位从其父。料想《四时感怀录》如此的大作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写成的,也就不难为沈大人了。还是劳烦沈大人回去好好读读令尊书中对于奉国的叙述,个中辞藻,读来令人如临其境。”

    一旁的周参将已然有些趾高气昂,大殷传的神乎其神的鸿胪寺卿,也不过如此。

    沈苏杭却没让他得意太久,他接着说:“微臣昔日前去奉国之时,正是十三岁从父而去。父亲偶有空闲,带余走街串市,自觉与我大殷风物颇有不同。微臣当时年纪尚小,多番拙见碍于一介草民莽莽无名不得见天。余父见微臣心有所感,出于鼓舞之心将其收入一册薄文,想来册中好像没有第二章关于奉国的描写了。现在想来,周参将所说的那一章,约莫正是微臣所做。”

    沈苏杭眉眼间带着几分疑惑不解的纠结,一副不知当讲不当讲下去的模样。他望了几眼被上番话怔住的周参将,好似下了很大决心,接着开口。

    “听方才周参将言语中的意思,应是觉得那篇文写的还算具体详细,周参将既然如此熟悉,那应该不用沈某再诵一遍了吧。”

    气氛一时无话,众人只感慨周参将这是撞到了钉子上,没动得了沈苏杭半分,却让自己更加没脸了。

    慕初然身为君主,自然懂得照顾臣下的尴尬情绪,连忙笑着打岔道:“沈爱卿父亲编纂的《四时感怀录》奥妙精深,这样的好书周参将也读过,看来我大殷真是人才济济!朕心甚慰,朕心甚慰啊!”

    众臣闻言尚在思索,季长歌已然窥探到个中意思,出列恭贺道:“臣恭贺陛下,此乃天佑我大殷。”

    瞬时朝堂上都明白过来,紧跟着这位聪明的季守备话声,一时间朝堂之上齐声同贺:“天佑大殷!”

    困窘的周南嘉与面上笑意淡淡的沈苏杭皆在恭贺地朝臣之中,一场闹剧自此悄无声息地结束。

    早朝风波有惊无险地度过了,这一步棋周南嘉走得虽然错乱,却歪打正着,让众臣当中的糊涂人看清了沈家的鸿胪寺卿并非徒有虚名,当然其中不包括在家吃橘子的萧何。

    第二日,萧何又是在边吃橘子边听段衡瞎模仿之中开始的。
    第(2/3)页